只有通过实名认证的机构用户,才可以进入管理后台哦。

Insert title here
账户中心 反馈意见或留言 服务条款
返回顶部
搜索

2100年恐爆发海洋生物危机 大海将变得窒息 海水检测

  • 来源:牵翼资讯
  • 时间:2018-04-28 10:34
  • 216
  • 海水检测
  • 2100年可能大海将是海洋生物的坟场,这不是危言耸听。从海水检测情况来看,海水中的含氧量正在急速的降低,大海将变得窒息,大量的海洋生物会因为缺氧而死亡。




    海水中氧气从何而来?

    海水中的氧气基本都起源于海水表面,一方面由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海水表面和空气相溶解,再通过海潮把潜水的氧气混入到深水的海域。而后者是海水中氧气获取的主要途径。

    海水中氧气为何会变少?

    对浮游植物而言,污染是最主要的因素,污染对水表的植物具有毁灭性的损害,同时污染还会导致海水变得更加富态,从而导致赤潮、兰潮等事故的发生,藻类在快速繁殖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气,造成海洋生物的死亡。

    而对于海水与氧气的融合而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正在逐渐得到体现。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20℃ 1标准大气压时,1体积水中,氧气的溶解度是0.031个体积,而这个指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列入汽水冷藏更能保住汽,而天热的时候汽水放着没多久,就觉得汽跑的差不多了,这是一个道理。冷水已知含有较多的溶氧,而海水表面水温在全球范围内升高,海洋的用氧量因此而受到严重阻碍。

    海水中氧气变少的罪魁祸首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造成全球气候持续变迁,温室效应日趋严重,海水水表温度不断上升,海水溶氧量降低。

    2、南北极冰山逐年融化,洋流无法将更多溶氧量高的“优质水”代入各大洋,同时高温的海表水密度低,无法和深处的冷水洋流形成有效的融合,大海中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3、人类活动的污染,造成各种人为产生的自然灾害,进一步破坏海洋生态平衡。

    目前,在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水检测中已发现脱氧反应,从海水检测数据的分析看这个问题将在2030年或2040年严重扩散。或许到2100年时,大部分水域都将面临着严重缺氧的局面,这对于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来说,无疑是个灭顶之灾。

    同时,通过海水检测发现,海水中的含氧量恢复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一旦发生脱氧反应,这个效应可能会持续几十年,也就是说,即使人类真的成功降低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某些水域也已成为海洋生物的坟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