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检测的风口 会摔死多少“飞起来的猪”?
- 来源:牵翼资讯
- 时间:2018-06-01 10:25
218
- 基因检测
近年来,共享经济如火如荼的开展,这一块新鲜出炉的“蛋糕”不知道让多少人眼馋。雷军也曾坦言“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但一轮又一轮的洗牌过后,只剩下了为数不多的企业依然坚挺。
共享经济离我们很近,近到门口就有共享单车。但除了共享经济这个风口,基因检测似乎也是一个风口,但这个风口正式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之中恐怕还得提到华大基因的上市。
华大基因敲钟上市
今年7月14日,被称为基因界“腾讯”的基因检测巨头华大基因正式敲钟登陆创业板。上市前一天,带动了诸多精准医疗概念股持续上涨。此次上市的华大基因仅仅是华大系的一份子。
素来有“黄埔军校”之称的华大基因也在推动着国内在该领域前行的步伐。华大基因高管、职员相继离职创业的企业被称为华小。据悉,从2002年5月份至去年年底,共计56家华小公司成立,涉及领域除了基因检测、液体活检之外,还包括投资机构、垂直社群平台、垂直招聘平台、人工智能等。时至今日,不少华小公司在细分领域已经可以跟华大基因比肩。
华大基因的上市仿佛是一块石头投入了一汪波澜不惊的湖水之中,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涟漪,也给整个基因测序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
在基因检测产业链中,国内基因公司在第三方测序服务供应商和生物信息分析服务商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华大基因虽说处于国内基因公司的第一方阵,但对于华大基因来说,上游厂商的竞争压力才是最为主要的压力。
在过去的十年里,基因检测上游被Illumina、Thermo Fisher和Roche分羹,这三家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95%。随着企业的发展,Illumina逐步涉足往中下游延伸。而华大基因则不断在往上游走。在推出超级测序仪Revolocity、BGISEQ-500之后,去年11月5日,华大基因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台式测序系统BGISEQ-50。由于测序仪技术壁垒极高,华大基因进军上游的方式是并购上游设备公司CG,并实现技术的再研发、国产化。
华大基因的上市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仿佛看到了我国基因检测未来的发展,基因检测,似乎又成了一个风口。但事实上,现在盖棺定论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
神化的基因检测
哆啦A梦的时光机不知是多少孩童的梦想,想去看看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今年2月,一口唾液就能检测孩子天赋的消息霸占了家长们的朋友圈。基因检测真的成为了一台“时光机”吗?
但这条消息不久就被辟谣。据央广网消息,用唾液检测基因是可行的,但检测孩子是否具有天赋却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同时,世卫组织负责“儿童和青少年健康”方面媒体联络的新闻官员表示,到目前为止,没有听说过基因检测可以预知一个孩子是否有音乐、绘画等天赋。“目前我们的基因技术和应用方向更侧重于疾病与基因的关系,疾病与基因的关联是确凿的。儿童天赋与基因到底有无关联,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论证。”北大医院实验中心马祎楠副研究员认为,孩子的成长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的作用甚至更大。
2017年7月31日,中国首个获批的宫颈癌疫苗希瑞适已经正式上市。作为国内基因检测领域的巨头的华大基因却又在“搞事”。日前,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在采访中公开反对接种宫颈癌疫苗,他表示,接种宫颈癌疫苗不如做基因检测。他还提出:“外国人的亚型和中国人不一样,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不能信它。”此言论一出,瞬间受到了大量医务工作者的驳斥。据南方都市报记者报道,某妇产科医生在采访中表示,这是不尊重科学的表现。网络大V方舟子也表示,为推销产品而反对接种疫苗,是要害死人的。
基因检测一次又一次的被神化,仿佛没有一次基因检测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再来一次。但就像保健品一样,终究不可代替药物,基因检测也不能代替治疗,同样也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真正将其用于消费,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基因检测的过度消费
多年前,各种各样的测试在网络上层出不穷,测试情商高低、测试左右脑水平、测试多大结婚……但大多也都是不花钱,网友们娱乐罢了。但当基因检测越来越被人们熟知之后,一大批消费级基因创业者绕开艰深的医疗科研领域,把方向瞄准消费级娱乐市场,开发出了一系列童话般的基因检测产品:检测酒量、检测唱歌跑调、基因检测天赋……,然后通过互联方式进行营销推广。
事实上,此前就有部分专家表示,实际上医学界对消费级基因检测不认可,不仅这个问题在中国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此前,23andMe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允许其通过自家 DNA 检测设备向美国客户透露其基因是否潜藏着10种疾病状况的风险时,美国人类医学遗传学会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基因检测作为一个新兴技术,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但现阶段很多情况下只是个噱头罢了,很多所谓的基因检测大多缺乏科学性。对基因检测的过度消费对整个行业来说无疑是可悲的,打着生物高科技的旗号,利用用户对生物高科技信息的不对称透支消费。当用户深入了解之后,或许会让商业模式彻底崩塌。有人预测,2018年,消费级基因检测市场或许会进行一次大洗牌。洗牌过后的消费基因检测市场是否会变得理性一些呢?
相关资讯
- 买卖证书不可取!虚假认证定被罚!2023-11-03
- 一图看懂《普陀区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实施意见》2022-02-07
- 促进会成立临港工作站,与港城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021-11-25
- 总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的指导意见2021-10-11
- 12项经济数字化转型重点专项公布!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四梁八柱”构建成型2021-08-17
- 市场监管总局:严把这类产品检验检测关2021-01-29
- 市场监管总局:进口冷链食品无核酸检测报告不得上市2020-12-02
最新文章
- 数字化实验室电子数据的控制与管理培训班成功举办
- 科技资源系列活动|长江经济带科技资源e路行活动(上海站)成功举办
- 牵翼获评2023年度联盟科技资源服务工作先进单位
-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人物选树推荐名单公布,牵翼CEO刘慧伟获评“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人物”
- 买卖证书不可取!虚假认证定被罚!
- 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集中整治虚假认证违法行为
- 牵翼受邀参加化学物质GLP质量保证体系研修班暨化学物质测试技术和方法交流会
- 数智赋能 生态互联,牵翼出席2023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信息化论坛
- 牵翼云入选中国信通院《高质量数字化转型产品及服务全景图》
- labtech China Congress盛大启幕,与牵翼共探实验室安全、智能、可持续之路
排行榜
牵翼精选
-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606号|
- 沪ICP备17016209号|
- Copyright©2015-2022 牵翼网络qwings.cn 版权所有